格致豫剧网
首页 > 豫剧知识 > 河南豫剧的流派

河南豫剧的流派

豫剧在其发展过程中,由于受到各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等因素的影响,在音乐上形成了带有区域性的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。主要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。豫东调因受其邻近的兄弟剧种山东梆子的唱腔的影响,男声高亢激越,女声活泼跳荡,擅长表现喜剧风格的剧目。豫西调因遗留了部分留了秦腔的韵味,男声苍凉、悲壮,女声低回婉转,擅长表现悲剧风格的剧目。细分大致如下:

祥符调:以开封为中心带地区流行的豫剧,为标准的中州正韵。

豫东调: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也称之为「东路梆子」、「下路调」,它是祥符调传入豫东后形成的一个豫剧地域流派,因邻接鲁南等县,亦近山东梆子,咬字较重,弦高,故有「高调梆」之称。

豫西调:以洛阳为中心的“豫西调”又称为「西府调」,音味略带秦腔,优美悦耳动听,吐字清晰,字字入耳。

豫北调:在彰德、怀庆等地,梆子特大,反扛肩上,若夜静时,梆声可闻数里,弦音低,故有「大平调」之称,亦称「大悠梆」。

豫南调:种类繁多,南阳一带,盛行曲子,越调、道情及另一种俗名「靠山黉」亦有演出。

1927年以前的河南梆子没有女演员。出现了女演员后,逐步形成了常香玉、陈素贞、马金凤、闫立品、崔兰田五大名旦表演流派,常派激昂奔放,陈派明快清新,马派刚健明亮,崔派深沉含蓄,闫派细腻委腕。目前,五大流派桃李天下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豫剧名段100首 豫剧名家苏菊艳
苏菊艳,女,国家一级演员,1942年生于浑县市,14岁时她考入了新乡市戏曲学校豫剧表演专业,曾先后向艺术大师常香玉学习《花木兰》,向陈素真学习《洛阳桥》,...
豫剧连本戏大全目录 豫剧名家田敏
女,1964年出生,河南省中牟县人。现为河南省豫剧二团着名青年演员,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。1975年至1984年在中牟县豫剧团任演员,主攻刀马旦、闺门旦。因...
播放一下豫剧 豫剧名家王清芬
王清芬,豫剧旦角名家。其表演尊重程式又大胆创新。演出剧目有《大祭桩》(1989年改编为影片《风雨情缘》)、《宇宙锋》、《抬花轿》、《麻风女传奇》等。 所获...
河南豫剧红脸王冯留智唱腔 豫剧名家王景云
王景云(1930――1991)豫剧旦角演员。河南新乡人,1941年入西安狮吼剧团,师从樊粹庭,陈素真,韩盛岫。王景云天生佳喉,扮相秀美,深得老师喜爱。在学...

强力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