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致豫剧网
首页 > 豫剧知识 > 豫剧名家关灵凤

豫剧名家关灵凤

关灵凤(1932年――)旦行女演员。原名关二风,河北省南宫县人。自幼家中贫困,随父母逃荒至西安,1942年考入樊粹庭先生创建的西安狮吼儿童剧团,师从常警惕、韩盛岫、张国利等。此时的关灵凤身材矮小,自然条件一般,但是她天资聪慧,而且极能吃苦,在所有的学员之中练功之刻苦令人咋舌。通过严格、艰苦的学习,两年后关灵凤已是能文能武,技巧过人;不仅能熟练掌握豫东调、祥符调的演唱特点,而且对豫西调的演唱也颇有心得,在“狮吼”众多学员中已是出类拔萃的一个。在樊先生的支持下,她还经常观摩常香玉、崔兰田等豫剧名家的演出,受益匪浅。她出科后主演的第一个剧目《秦雪梅》,不仅具有常香玉华美、端庄的特点,也有崔兰田沉稳、悲凉的韵味,很快轰动了西安城。此后,樊粹庭特地为她创作了唱功戏《汉江女》。关二凤后又拜豫剧一代名家陈素真为师,并被陈收为义女,改名为关灵风。成为豫剧陈派艺术的第一代传人。1952年,关灵风由西安至开封和平戏院演出,一炮轰动古城,被人们称为西京飞到东京的一只金凤凰。同年,正值豆蔻年华的关灵凤在开封红极一时的时候,一场大病使得她双眼的视力几乎全部丧失,仅右眼微有光感。关灵凤凭着极其顽强的毅力刻苦练习,终于重返舞台,在1956年举行的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得了演员一等奖。关灵凤深得陈派艺术的真谛,她根据陈派艺术风格和自身特点,继承并有所发展地演出了许多陈派的代表剧目,如《三上轿》、《柳绿云》、《三拂袖》等。在这些剧目中,她根据陈派声腔特点和自己嗓音的特质,在声腔上进一步发展强化了陈派艺术。

同时,她还以祥符调和陈派表演艺术为基础,广泛吸取豫剧其他流派之长处,成功地演出了《春秋配》、《佘太君点将》、《双侯斗》等剧目。

1983年,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为她拍摄了纪录片《她,没有离开舞台》,在全国放映。关灵凤经常建工厂、农村去为工人农民义务演唱,还应邀到河北省永年县百花豫剧团为学员们传授技艺,同剧团一起钻山沟下农村演戏,但分文不取,此举在当地被传为佳话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电影豫剧打金枝全场 豫剧艺术特点
豫剧一向以唱见长,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,唱腔流畅、节奏鲜明、极具口语化,一般吐字清晰、行腔酣畅、易为听众听清,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。豫剧的风格...
河南曲剧戏曲大全视频 豫剧秦香莲又名铡美案
《秦香莲》,又名《铡美案》,是目前戏曲舞台上最流行的剧目之一,据记载此剧原始版本是梆子戏《明公断》。见《秦香莲》鼓词。1953年中国戏曲研究院参考地方剧加...
下载豫剧刘墉下南京 豫剧祥符调的发展历程
明代时,开封曾一度被朱元璋定为陪都,名叫“北京”,并封其第五子朱为周王,豪华富丽的周王府便坐落在北宋故宫上。当时,开封仍是一座繁华的都市,同时也是全国的戏...
三打金枝豫剧全场戏 豫剧祥符调发源
“祥符调”的早期传人中国豫剧界有一句颇为流行的谚语:“‘祥符调’不用问,不是‘许门’是‘蒋门’。”由此可见,“许门”与“蒋门”便是豫剧“祥符调”中的中流砥...

强力推荐